当前位置: 主页 >> 党群工作>> 学习强国
雷锋精神永不过时,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
发布者:甘肃现代学院      发布日期:2023-02-27
   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。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指出,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,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,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雷锋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,指导推动新时代学雷锋活动不断拓展内容、创新形式、丰富载体,涌现出一批又一批雷锋式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,为新时代伟大变革注入不竭精神动力。今天,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部分相关重要论述,邀您一起学习领会。

2018年9月25日至28日,习近平在东北三省考察,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。这是28日上午,习近平在辽宁抚顺市参观雷锋纪念馆。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
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雷锋精神永不过时

  雷锋精神是永恒的,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。你们要做雷锋精神的种子,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。
  ——2014年3月11日,习近平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,亲切接见部分基层代表时的讲话

  雷锋是时代的楷模,雷锋精神是永恒的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需要更多时代楷模。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,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,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,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,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,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。
  ——2018年9月28日,习近平在东北三省考察时的讲话

 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。60年来,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,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,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,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。实践证明,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雷锋精神永不过时。
  ——2023年2月,习近平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

2018年9月28日,习近平在辽宁考察。这是习近平在抚顺市参观雷锋纪念馆。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

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、化作经常,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


  雷锋精神,人人可学;奉献爱心,处处可为。积小善为大善,善莫大焉。当有人需要帮助时,大家搭把手、出份力,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。我国工人阶级应该为全社会学雷锋、树新风作出榜样,让学习雷锋精神在祖国大地蔚然成风。
  ——2014年3月4日,习近平给“郭明义爱心团队”的回信

  希望广大志愿者、志愿服务组织、志愿服务工作者立足新时代、展现新作为,弘扬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的志愿精神,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。
  ——2019年7月23日,习近平致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的贺信

  新征程上,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,更好发挥党员、干部模范带头作用,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,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,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,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、化作经常,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。
  ——2023年2月,习近平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

2013年5月4日,习近平来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,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。这是座谈会前,习近平和在展厅参观的优秀青年代表交谈。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

见贤思齐,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


  要倡导社会文明新风,带头学雷锋,积极参加志愿服务,主动承担社会责任,热诚关爱他人,多做扶贫济困、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,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。
  ——2013年5月4日,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

  希望你们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积极向上向善,从“赠人玫瑰、手有余香”中感受善的力量,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,为实现中国梦有一分热发一分光。
  ——2014年3月4日,习近平给“郭明义爱心团队”的回信

  我们要见贤思齐,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。学习雷锋精神,就要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,在自己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。
  ——2018年9月28日,习近平在东北三省考察时的讲话

来源:党建网微平台

甘肃现代应用技术专修学院

学历提升 · 职业资格考证 · 行业技能证书
学历提升
    高起专、专升本、高起本等学历提升
    成人高考、网络教育、自学考试、开放大学四种方式。
职业资格考证
    建筑类、财会类、教育类、金融类、经管类、医学类、公共类、软件类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考证培训。
行业技能证书

    各行业专业(职业)技能证书:工种齐全、含金量高。

兰州市区地址: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民主西路至诚大厦四层

兰州新区地址: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新区产业孵化大厦314室

咨询电话:0931—8258752   许老师   13008710758 (微信同步)  咨 询 QQ: 201380934

报名咨询:

(关注学院公众号 了解更多

(在线报名)



联系我们
地址:甘肃省兰州新区中川园区产业孵化大厦一楼
电话:0931-8258752
企业团体报名:许主任 18152062252
意见反馈、申诉电话:13008710758 / 13309498488
意见反馈邮箱:201380934@qq.com
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
版权所有:甘肃现代应用技术专修学院版权所有     
备案号:陇ICP备20001373号-2 
甘公网安备 62012102000123号